足球比分直播

图片

湖北省大冶市粮食局 罗强

罗强同志,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12月出生,现年56岁,1976年8月参加粮食工作,从事粮食仓储工作39年,其中在基层保管员、防化员岗位工作10年,仓储管理岗位工作29年。现任大冶市粮食局仓储管理科科长。

该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善于钻研、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始终保持着粮食人积极进取的优秀本色,为传承粮食部门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和“四无粮仓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工作。为推动大冶市“四无粮仓”活动开展、仓储管理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充分肯定和好评。多次荣获全省仓储工作先进个人,市县粮食先进工作者,公务员年度考核连续多次评为 “优秀”。近年来,在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仓库建设、仓储管理创新上又再立新功,为传承“四无粮仓”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特别是他提出的“3322”仓库维修改造计划,彻底改变了全市仓储落后面貌;地方储备粮管理创新效果明显。维修改造和仓储管理创新经验作为示范,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交流。

一、开拓进取、勤于钻研,学习工作不止步

自参加工作以来,罗强同志一直奋斗在粮食仓储战线上,不论是在基层收储企业当保管员、防化员,还是在局仓储科担任科长,他都始终注重知识更新,不忘政治、业务学习,不忘政治修养的提高和理想信念的坚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在工作上他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开拓进取;在作风上他扎扎实实,严于律已,艰苦奋斗。

他常想:年轻人接受能力强,学得快,自己要不耻下问,多向年轻人学习,不能倚老卖老,只有这样才不会落伍,才能进步。他把自己永远当作一名学生,干到老,学到老,还要不服老。日常工作中,无论是起草文件、编辑资料,还是制作表格、统计数据、操作软件,他都能熟练操作电脑,独立完成电脑办公各项流程。他遇事认真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得到领导和许多同行的高度评价,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也让许多同事都很佩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不断总结研究仓储保管和科学储粮应用技术,总结开展“四无粮仓”活动经验,为提高仓储水平、指导仓储业务、促进仓储管理工作上台阶打下了基础。他的研究成果、工作论文、调研报告曾在有关杂志上发表了10余篇。

二、爱岗敬业、心系粮食,服务基层乐奉献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理念,有人追求享受,向往奢华的物质生活;有人则是追求认真工作,无私奉献。罗强同志看重的是后者,他爱岗敬业、心系粮食,不图名利,不计得失,把全身心投入到干好本职工作和粮食事业的发展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党的宗旨,实现着一个普通粮食人的价值,传承着“创业、创新、节俭、奉献”的粮食行业精神,充分展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

为了服务好基层,他经常深入站点检查指导,每到一处,爬粮堆、查粮情,看仓库,满身灰尘,从来不怕吃苦,发现问题,也从不放过;与保管员、基层负责人交流时,他常说:保管工作是粮食的“护士”,要“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粮食部门的光荣传统不能丢;他不仅平易近人、谦和朴实,对基层提出的问题,从不推诿,企业有困难,总是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只要是服务基层的事,从不厌其烦;为帮助基层库点完善收储条件,他曾提出具有超前意识的功能升级计划并得以实施,为基层收储企业政策性粮食收储打下了决定性的硬件基础;为做好农户储粮工作,他深入农户宣传粮食政策、传授储粮知识,还专门编印发放了《农户储粮知识》宣传册10000余份,深受农户好评。

在储粮管理工作中,制度的完善非常必要,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加强仓储管理,罗强同志专门为企业编写制订了《大冶市仓储企业制度汇编》,使全市仓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大力促进了全市仓储管理工作规范和储粮管理水平的提高,“一符四无粮仓”合格率和科学储粮率年年实现了100%,全市有两家基层粮食购销公司4次被评为全省仓储工作先进单位,3人被评为全省仓储工作先进个人。

三、老库改造、新仓建设,力促仓储改面貌

大冶市是国家首批产粮大县之一,粮食企业改制后,人员减少、站点收缩、收储量逐年萎缩,仓储设施陈旧落后、年久失修,已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粮食购销、安全储粮及仓储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为适应粮食仓储工作新形势、新常态,夯实基层粮食收储企业设施基础,作为职能科室负责人,罗强同志从全市粮食安全大局着眼,积极为局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力求改变仓储落后被动局面,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他大胆提出了“三个结合、三个一点、两个制宜和两个原则”的“3322”危仓老库维修改造计划。也就是“结合企业实际,结合仓库实际,结合资金不足实际;争取省级财政和粮食局补贴一点,争取地方财政扶持一点,企业自筹挤出一点;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和分期分批原则、先急后缓原则”,由于“3322”计划切合企业实际,符合粮食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得到了局党委高度重视和市政府、市财政大力支持,并作为重要事项、中心工作纳入日程。

从2009年开始,大冶市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作正式付诸实施,罗强同志积极配合党委这一重点工作,主动承担维修计划、方案、督办、指导、检查和综合协调任务。7年来,大冶市对所有基层收储站点、骨干收纳库进行了全面的维修改造,先后维修仓库80余栋,仓容5万余吨,购置完善粮食收储检验设施160台(套);还在中心粮库和骨干收纳库点新建、扩建标准平房仓8栋,新增仓容5.2万吨。全市仓储库点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库容库貌焕燃一新,大冶仓库维修模式和4个省批骨干收纳库的维修改造成为全省的亮点。其中,罗强同志蹲点的保安粮食收纳库,作为首批维修改造试点,为全省全面铺开维修改造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仓储管理、敢为人先,不断探索求创新

仓储硬件设施的改善为大冶市粮食收储和规范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仓储管理智能化、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的趋势和赋予“四无粮仓”的新内涵,罗强同志认为,管理效益化是仓储管理工作能够持久的必要前提,他通过长期实践,以自己在仓储业务战线上的工作经历,总结了一套丰富的管理经验,完善和健全了储粮管理制度,其地方储备粮管理创新的办法和思路,不仅保证了粮食安全,也在地方储备粮管理上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减少了企业亏损、促进了企业增效。

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实现收储良性循环。大冶市地方储备粮原集中存放在市区五里牌粮库,由于仓储条件、城市建设及周边居民区安全环境等原因,已不宜继续作为储备粮储存库点。罗强同志及时提出建议,结合储粮轮换,采取轮出就地销售,轮入就地收购的办法,将五里牌粮库地方储备粮全部移库,选择产区乡镇条件较好的骨干收纳库作为轮入库点。地方储备粮移库后,虽然打破了集中储存与管理的传统模式,但提高了现有储粮设施利用率,产区粮食轮换收购直接与农户对接,粮源和成本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基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经营效益和储粮积极性,促进了储备粮经营管理的良性循环。

二是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推进储粮管理有序运作。为发挥地方储备粮在应急供应、调控市场中的作用。罗强同志在执行《湖北省地方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湖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的同时,制定了一套粮食收购、储存、出入库、轮换、质量管理、“四无粮仓”考核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程,确保了地方储备粮规范管理和有序运行。针对地方储备粮储存库点相对分散的特点,罗强同志还提出改变过去行政手段管理储备粮的模式,大胆创新,引入市场经济手段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由承储企业与承储库点签订《委托承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管理要求和违约责任。由于所有权、管理权与保管权进一步明晰,为管实、管好、管活地方储备粮,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能奠定了基础。

三是计划先行,方式灵活,促进储粮轮换效益提高。在储备粮轮换中,罗强同志倡导在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管理规范的前提下打破收原粮、卖原粮和储存品种不变、轮换周期不变、轮换计划不灵活的粮食储备轮换老模式,给予企业更大的轮换空间和自主权,鼓励企业拓宽轮换思路,密切工商合作、灵活掌握轮换时机、选择有利轮换方式,提高轮换效益。

管理出效益,创新出成果。这也是新时期“四无粮仓精神”在仓储实践中的一种具体传承和发扬。罗强同志创新管理的观点和思路切实可行,且效益明显,得到了局党委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建议被采用,收储企业普遍接受。

罗强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在粮食仓储战线上继承和发扬粮食部门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和“四无粮仓”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工作,并不断创新和发扬光大,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大冶市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和仓储管理创新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大冶粮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