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分直播

图片

浙江丽水国家粮食储备库 林兴乾

林兴乾,男,1981年浙江粮校粮食储检专业毕业,从此与粮食结了缘。作为农民的儿子,从小生长在农村,对粮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粮食工作有一种深深的偏爱。他曾担任过景宁县粮食保管员、防化员、粮食局长,2001年担任丽水国家粮食储备库(丽水市中心粮库)主任。在他到储备库上任的这十几年里,他以敏锐的眼光、超前的思维,恪尽职守、锐意进取、兢兢业业,带领全库员工以库为家,打造出了一个绿色充氮气调控温储粮的现代化花园式粮库,生动诠释了一个基层粮食工作者应该如何做好“领路人”的典范。

一、敬业爱岗、凝心聚力,积极探索绿色储粮新路子

“他是一个严谨、细致、工作中追求完美,而又肯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来完善自己的人。也是一个爱岗敬业、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员工树立标杆的人。”这是他在职工们心中的形象。他每天身体力行,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双休日,或是出差回来,他都必到单位亲自查看当天的工作,处理当天工作事项,他的座右铭是“当天的事情不等来日”。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如今丽水国家粮食储备库已经是一个同行业中令人羡慕的整体团队。

2010年该库进行旧仓改造时,他得知国内开发研究成功“智能富氮低氧气调储粮”新技术——通过制氮机把空气中的氧气排除,把纯氮气通过智能控制系统送入粮仓内造成缺氧,致使害虫死亡的方法,这种方法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节能、安全,是目前国内外最好的绿色储粮方法,也可以向其它食品行业推广,前景非常好。这一科技成果的问世让林兴乾足足兴奋了好几天,直觉告诉他,这一技术就是他日思夜想的科学绿色储粮新技术。这不就是三十年来一直在寻找、在期待的粮食创业梦吗?他马上向市发改委领导作了汇报,委领导非常支持这项试验,认为它符合市委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节能产业,要求大胆试验,攻克难题,取得实效。

万事开头难。在此之前对该技术只是从书本上得知一二,只知道效果很好,但要求很高,难度很大,从未看过,更未实践过。通过认真的投资预算,面对测算结果,他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只要投资200万元,就能破解粮食仓储上百年来的难题,担心的是万一失败了,作为主要责任人将如何面对?委领导知道他的顾虑后,鼓励他放下包袱,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暗暗下决心,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出点名堂。这时,省粮食局领导来库调研,也提出明确要求,务必要把绿色充氮气调储粮试验进行下去、做出成效,十八大召开前在丽水召开全省现场会。省粮食局、丽水市政府的领导对此次试验给予大力支持与殷切期望,市发改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全程关心、指导此次试验的筹备与开展工作,多次探讨并帮助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在遭遇仓房气密性、资金、粮食结露等诸多困扰而担心失败的时候,委领导更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业务上给予悉心的指导,资金上给予充分的保障,精神上给予充分的鼓励。为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保管人员多次到中央粮库、省属粮库及温州、富阳、义乌等兄弟库学习取经,先后十多次邀请广西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实地解决问题、攻克难关。并编写了《百题技术问答》,组织大家认真学习领会。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员工队伍的业务素质迅速得到全面提升,为试验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人员基础。

二、攻坚克难、迎刃而上,开创储粮技术新局面

正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开始进行充氮试验时,事情却并没有想象的这么顺利。面对一个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高科技项目,由于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工作刚起步,各种困难就接踵而来。仓库充氮后的氮气浓度不到十天就从98%下降到90%以下,检查发现害虫一半死了一半还活蹦乱跳。这时,他意识到自己遇到的困难完全超出了预期的想象。要是仓房的气密性上不去,氮气浓度的保持时间达不到要求,充氮杀虫的效果就不会好,充氮杀虫的方法等于失败。这么大的粮仓(4000立方米左右)要做到不漏气,真是难上加难。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仓房的气密性呢?那段时间,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虽然他嘴上不说,但细心的员工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林总头发已在逐渐变白。“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我就不能回头,国家投入的200万元资金不能白白砸在我的手里。”在一系列的困难面前,他义无反顾的带领他的员工们选择了坚持和探索。他认为,充氮气调储粮的关键在于仓房气密性,成也气密性,败也气密性。

为了攻克仓房气密性这一难关,他不断探索,边干边学,咨询有关专家反复论证试验。甚至私下去请教了丽水学院的空气学教授,认真汲取每一项新技术。同时他带领仓储技术人员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会,认真分析每一个可能造成影响气密性的环节。经过分析,大家认为,影响仓房气密性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仓房的地坪、四周的墙壁、门窗、槽管、各类工艺孔洞、气路管道和粮面薄膜,这七个环节任何一关稍有一丝一毫的缝隙,都有可能造成氮气的外泄。通过一番严密的检查和试验,他发现,密封的薄膜套上小洞孔,仓房四周的墙壁、地面、洞口、槽管和管道接口处等等,都存在着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小缝隙......

发现了这些问题之后,他召集员工通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做精做细,重新对仓房的气密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为了寻找最好的密封材料,他们跑遍了丽水的补漏店,上网查找各类密封胶,光密封洞口这一个环节,就先后试验使用了玻璃胶、结构胶等10多种材料;对1000多颗管道螺丝钉一个一个的查补;多次对比试验各种塑料薄膜的裁剪熨烫效果,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他都亲自检查,任何细微的可能造成漏气的部位都不放过;多次对墙壁的四周采用高分子防水材料进行贴面试验.....终于,总结提炼了“2+5”仓房气密性改造法,在省内外广泛推广应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上百次的试验和革新,仓房的气密性逐渐提升,从最初的120秒、200秒、400秒、600秒…到现在最好的已高达906秒,全库平均高达409秒,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300秒的技术标准,充氮杀虫和电耗节能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一领域也创造全省乃至全国的数个第一。

三、求真务实、创新创优,研究推广废氮利用系统

2012年在仓房开始充氮后不久,敏锐的他发现了一个一般人不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当一个仓的氮气浓度充到95%时,废氮排气口排出的尾气氮气浓度可达90%以上,这样排掉不是太浪费了吗?他寻思着,能不能像水电梯级发电一样,把这些废弃的尾气利用起来呢?那样不是能降低不少能耗吗?于是他马上把这一想法和广西科技公司进行了沟通和探讨,终于成功研发了双管道充氮尾气利用系统,并第一时间在该库进行了试点运行。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科技节能项目,这一成果的问世,不仅为充氮缩短了一半的时间,而且节省40%以上的能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绿色生态、环保低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经过四年上百次的实验,2014年-2015年粮库终于实现库区仓房绿色储粮技术全覆盖、库存粮食全部实现“零用药”免熏蒸,成为全省两家储备粮免熏蒸的单位之一,成功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储粮之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2015年充氮储粮每吨平均电耗0.47元,比2012年下降了48%。

四、荣誉面前,不骄不躁,积极推行储粮“丽水模式”

从常规储粮到富氮低氧绿色气调储粮,从一般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丽水国家粮食储备库全体员工在林兴乾主任的带领下,用了四年的时间,历经上百次的摸索试验,终于在开展富氮低氧气调储粮技术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独特的眼光、果断的选择、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就了现在全省、全国推广的绿色储粮仓储管理工作的“丽水模式”。

鉴于丽水国家粮食库在绿色气调储粮上取得的成功经验,2012年11月全省粮食仓储工作和富氮低氧气调储粮现场会在丽水召开,推广丽水经验,受到了全省同行的一致好评。几年来共接待省内外130多批次1200多人前来丽水粮库参观学习。

林兴乾主任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完成了从绿色气调储粮“门外汉”到“专家”的华丽转身。他本人先后四次在全省粮食仓储工作会议和研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多次受邀去上海和省内城市进行讲课和传授经验。

丽水国家粮食储备库也连年被评为全国、全省粮食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浙江省“四星级”粮库,2013年被评为丽水市模范集体,林兴乾主任也被评为全省粮食系统先进个人、丽水市“十大绿谷粮人”和丽水市机关“三严三实”宣讲团先进个人。

面对接连来临的荣誉,林兴乾主任觉得这是粮食人的集体智慧结晶,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而是由衷地说:“绿色充氮气调控温储粮是粮油储藏的新技术,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还有很多技术需要去发现、探索,今后的路还很长。”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