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分直播

图片

西藏江孜国家粮食储备库

一、基本情况

西藏江孜国家粮食储备库坐落在日喀则市有着后藏“粮仓”美誉之称的江孜县,交通四通八达,是康马、亚东、岗巴等边境县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前身是建于1956年的江孜县粮食公司,经日喀则机构编字〔1996〕62号文件批准,于1997年1月正式挂牌命名为江孜国家粮食储备库。

江孜国家粮食储备库总占地面积为74119.5平方米,库区总面积为59684平方米。其中,获得自治区储备粮代储资格的仓容量为22720吨。近几年来各项储粮工作及保粮方针得到了自治区粮食局和日喀则市粮食局的充分肯定,2010、2011、2014年先后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储备粮先进代储单位”,2011至2015年连续5年荣获江孜县政府“支持地方经济奖”,连续几年被江孜县政府指挥部评为“维稳工作先进单位”。

二、大力弘扬“四无粮仓”精神,推动科学化发展

江孜国家粮食储备库始终传承“四无粮仓”精神,扎实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一代又一代粮食工作者,不畏艰苦,登房顶、端雀窝,爬地垄、堵鼠洞,灭鼠保粮,虫口夺粮,夜以继日地顽强工作。如今江孜国家粮食储备库仓储功能显著提升,粮食储藏技术应用水平处于西藏粮食系统领先行列,仓储事业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与此同时,在绿色储藏、智能仓储、电子信息、快速检测、粮食安全储藏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储藏事业正在由“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安全储粮阶段向“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生态储粮阶段转型发展。几十年来,储备库在抓好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创新仓储管理模式,切实加强粮食质检体系、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和粮食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四无粮仓”提档升级工程,扩大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推动粮食仓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夯实仓储管理工作。一是健全仓储管理体系,实行分级责任管理。建立了四级责任管理,层层签订仓储管理责任状,明确职责,精细管理。二是实行“三保四定一挂钩”的安全储粮责任制,即粮食从入库到出库,保数量、保质量、保安全,定仓库、定费用、定损耗、定奖惩,储粮“一符四无”与责任人的奖惩挂钩。三是建立“三牌两账一图”的仓库储粮档案制,对库存数量、粮情及品质进行跟踪管理。四是建立仓储管理百分考核表,每月对各仓进行考核考评。五是建立并落实了“五规范五统一”的仓储精细化管理模式,即“规范仓储目标考评标准、规范储粮四薄档案填写、规范粮食出入库业务流程、规范粮油质量程序、规范储粮技术操作程序;统一单仓费用预算控制、统一粮情定期检查制、统一粮情分析测绘制、统一仓内外清洁消毒、统一持证着装挂牌上岗”。

(二)实行成本核算,降低各项费用。围绕狠抓管理增效这个中心,加大财务管理和统计工作力度。分仓建立物耗费用台账,对保管员实行岗位履行职责与节约费用的双重考核。通过开展闲置空房外租、缝补旧麻袋、外车称重收费等事项,每年节约费用近2万元,取得了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和降低保管成本的双重成效。

(三)强化保粮技术,实行科学化储粮。坚持走科技兴库之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因仓制宜综合运用各项科学保粮新技术,积极参加国家及自治区粮食局举办的保管员、检化验人员培训。依据江孜的气候,一是广泛使用自然通风和偶尔使用机械通风的分阶段通风降温技术;二是应用低温储粮技术。夏季高温期,利用库区自然的水资源,开展屋面喷水控温储粮;三是实行尽量减少或不使用投药和环流熏蒸技术。对旧仓库实行仓外投药、混合、间歇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仓房气密性不足,降低了保管员的劳动强度,延长了毒气有效浓度时长;四是以微机粮情检测系统为主,通过对每个粮垛悬挂温湿度仪表来准确掌握粮温走向。

三、加强粮食安全管理和市场监管作用

始终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的落实和安全责任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从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严格无虫害、无鼠害、无变质、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标准。加强仓内、仓外的清洁卫生工作,使清洁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做到了“一齐、二净、四无害”。三是建立健全自治区储备粮的防火、防盗、防洪等各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对化学药剂的购买、保管及领用程序和制度,严格执行“双人、双锁、双账、双人接收和双人发货”的五双管理。四是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五是规范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机械设备坚持常年保养,严禁带病作业。发挥国有粮食部门主渠道作用,立足城镇,扩大农村市场,利用国有粮食部门点多面广、货真价实、讲求信誉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严把进货渠道,保证粮食质量,积极主动与工商、物价等部门沟通,加强粮油市场监管,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到市场了解、掌握市场粮油信息,确保粮油信息的准确性、指导性;积极做好保供稳市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上下功夫。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