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分直播

图片
201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
 
我和粮食有个约定

王维军

  我和粮食有个约定:今生来世,永远为您守候,无怨无悔也无憾。

  望着窗外绵绵细雨,淅沥的雨声把我的思绪带到了故乡的沟沟坎坎。我出生在黄土高原西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这里的深山沟壑,诉说着生活在这里人们的艰辛与质朴。层层梯田是父辈们用血汗征服自然的不屈象征,土峁山梁上长出的五谷杂粮,艰难维系和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父老乡亲。翻开儿时的画卷,总看到前面是牛,中间是犁,后面是扶犁的父亲和撒种的母亲,旁边是玩耍的我。每年,父母播种希望的同时,将农人特有的憨厚和辛劳刻在了黄土高原上,每当收获的季节,也是父母最为开心的日子。父母拿着镰刀,只记得他们有使不完的劲和收不完的庄稼。父母让我提着篮子拾粮食穗子,从麦穗篮中父母教会了我什么叫颗粒归仓。

  炊烟笼罩的山村,仿佛山村呼出的气息,护佑和延续着山村生生不息的生命,炊烟唤回了羊群,唤回了田间劳作的乡亲,唤回了劳碌一天的父母,父母促膝围着“炕桌”用餐,在此期间他们谈论最多的还是粮食的长长短短。用完餐后,父母用舌头舔净碗里的剩余,从他们的碗里我读懂了滴米不剩的含义。

  初中毕业那年,父亲毫不犹豫地让我选择他自认为最可靠的甘肃省粮食学校。经过三年的苦读,毕业时我依然选择了父亲认为可靠的单位——粮食储备库。成为一名职业粮食人,我更加懂得了父母叫拾麦穗、滴米不剩的道理。在父母的心中,总认为田地是最好的地方,粮食是最宝贵的东西。

  生活在都市中,父母每年总会来看孙子一趟,原以为父母来到都市中,用餐不会盘净碗空,不会用舌头舔碗。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依然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不但自己饭后碗中滴米未剩,还教育城里长大的孙子也要那样做。儿子总会用不解的目光看着爷爷奶奶,他们总给孙子讲是他们用节省下来的一粥一米供我上的学。

  与粮食为伍,拿同学的话说,就是太土太守旧。但我以职业粮食人为荣。选择粮食储备库的同时,我选择了清贫、选择了责任,更选择了一生的坚守。在这里,将“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渗进了每粒粮食,每天用职业的精神呵护着每粒储备粮,感到有种特有的满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就是农村的根基,粮食就是农村最大的资源。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事关大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每位粮食人肩负的责任之大,任务之重,工作的性质和敬业精神来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工作的热土上除了颗粒归仓外,更要确保粮食安全。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富裕的今天,也许有些人经过灯红酒绿的熏染,总认为“家大业大,浪费一点没啥”。正是这种无所谓的思想,导致了浪费的蔓延。浪费必须紧急刹车,红灯常闪。每个人都要从思想和灵魂深处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粮食人,不但要自我做好节俭,更要教育周边的人珍惜粮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伟大的中国梦需要你、需要他、需要我们共同编织。让勤俭节约成为中国梦的风尚,也让节俭伴着中国梦在人民心中永恒,更让节约每一粒粮食成为你我每天的必修课。

  如今,秉承父辈们生活习惯的同时,我不因吃尽碗中的最后一粒米而感到无光无彩,更不因盘尽而感到“不大方”。

  生长在农村的父母,看惯了土墙泥瓦,听惯了鸡鸣犬吠,这种田园诗情画意般的新农村生活,节俭已成为一种习惯。每年回到故乡,那山、那水、那人,为我拂去身上的疲乏,和我这位粮食人融合的无间无缝。

  我和粮食有个约定,让这个约定凝成永恒,让这个约定亘古不变。


作者单位:甘肃省长城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